一、中心概況
廣州中醫藥大學科技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于2019年7月,是我校支撐“雙一流”建設,積極探索現代科研組織新體制和新機制的重點建設平臺。中心以三元里校區實驗樓為主體,通過“跨學科跨院所研究平臺公共化、團隊管理PI制化、實驗平臺儀器共享化、資源與績效分配業績化”等方式,全面提升中心的學術創新與共建共享能力。臨床藥理研究所、熱帶醫學研究所、脾胃研究所作為首批研究單位進駐中心,主要圍繞脾胃病、腦與神經系統疾病、傳染性疾病等開展研究,首批組建六支科研團隊。中心擁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2024年1月起,科技創新中心大學城校區與三元里校區執行統一管理,形成“兩校區一中心”格局。大學城校區科技創新中心坐落于學校醫科樓A座,建設有大型儀器服務平臺、產學研融創平臺,配備了一支高水平的科技技術支撐團隊,同時引進頂尖科研團隊、交叉學科研究團隊,構建“產學研”一體化研究團隊,是學校中醫藥基礎性科學研究發源地、服務學校主要學科的公共服務平臺,同時也是國家醫學攻關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及全國重點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流動站設站學科
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
三、招聘方向
醫藥類相關專業、生命科學類、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
四、招聘條件
年齡在35周歲以下,獲得博士學位,且獲得學位時間一般不超過3年或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應屆博士,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科研能力。本校畢業博士不能進入同一個一級學科流動站。不接收在職人員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詳見《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后工作管理辦法》《廣州中醫藥大學師資博士后管理辦法》。
五、崗位待遇
1.優厚的薪酬待遇:
校本部博士后基礎年薪30-65萬起(不包含單位部分社保公積金);附屬醫院博士后基礎年薪35-45萬。博士后可參與學院績效分配,具體由學院依據博士后實際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分配。
2.充足的科研經費:
在學院、合作導師提供科研經費的基礎上,學校根據個人業績配套科研啟動經費5-40萬!
3.良好的激勵機制:
(1)期滿考核優秀者可發放5-10萬獎勵績效;
(2)達到拔尖崗要求者可申請轉為拔尖崗培養:在站時長(最長可5年)、經費配套(40萬科研經費)、薪酬待遇(45-65萬);
(3)博士后期中考核時如獲得國家科學基金資助,可受聘校聘副研究員職稱。
4.清晰的發展前景:
實行師資博士后制度,動態調整,達到考核要求者優先留校(事業編制);
5.提供博士后公寓或3500元/月住房補貼;
6.入站滿足條件者可申報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不受指標限制;
7.博士后項目資助:
(1)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項目
博士后指標單列,自然科學領域每人120-240萬元。
(2)青年學者項目
在站博士后可申報青年學者。
(3)教育部、科技部博士后海外引進項目(科技部需依托國家重點實驗室)
每人每年30萬生活生活補貼,資助3年,一次性安家費3萬。
(4)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
博新計劃:給予每人每年28萬元的資助(另有8萬元科研經費資助),國家資助期為2年。
(5)香江學者計劃、澳門學者計劃
香江:36萬元人民幣和43.92萬元港幣;澳門:36萬人民幣和42萬元澳門元。
(6)人社部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學術交流項目
國家財政資助每人2萬元。
(7)人社部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派出項目
國家財政資助經費為每人30萬元人民幣,國(境)外擬接收單位機構或合作導師資助經費為每人30萬元人民幣(或接近)。
(8)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面上項目每年兩次申報機會)
特別資助:自然科學18萬元、社會科學15萬元;
面上:自然科學8萬元,社會科學5萬元;
優秀學術專著出版資助:平均8萬元/部。
(9)廣東省青年優秀科研人才國際培養計劃
指標到校,無須校外競爭。省財政每年資助100人,赴國(境)外高校交流,每人資助40萬元。
(10)廣東省海外青年人才引進博士后資助項目
認定制,全年受理。“核實認定、不限名額”,全球排名前200的高校引進國(境)外博士畢業生,60萬+40萬財政補貼。
(11)國家資助博士后研究人員計劃(A、B、C檔)
A檔:即博新計劃,詳見第(4)點;
B檔:每人每年18萬元財政資助;
C檔:每人每年12萬元財政資助。
(12)其他國家和廣東省設立的資助項目。
事業留人、編制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六、出站要求
詳見《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后工作管理辦法》
七、進站流程
全年接收博士后進站申請、不限人數、不限時間、隨時進站。
招收計劃詳見附件(師資博士后計劃另行公布)。
八、招收單位聯系方式
聯系人:季老師、范老師
電話:020-36585479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機場路12號大院廣州中醫藥大學實驗樓715室
郵編:510405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