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在博士生培養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郭英劍認為,在于應該將博士生看作學生還是學者。美國高校博士生有著較清晰的學者意識,而中國博士生的學者意識不強,很多時候更愿意把自己當作學生。
通過對比中美博士生在身份認知、教育培養上的異同,郭英劍認為,從人才培養的長遠角度來看,博導應把博士生當作學者,同時博士生也應有學者意識而非學生心態,因為博士階段的學習是未來從事學術實踐的核心所在。
盡管郭英劍表示此文分析的是中美文科博士生的情況,但對于理工科博士生的培養仍具有借鑒意義。
博士生究竟應該被看作學生還是學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這里,我想對比一下中美兩國之異同,進而談談我的認識。因為不同學科情況有所不同,對于理工農醫等自然科學領域的博士生情況我因不太了解而不敢妄言。這里所談的主要是人文學科領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文科生情況。
一、中美博士生的異同
先說說中美兩國博士生在名稱、錄取、人員組成方式等方面的異同。
在名稱上,美國用統稱,凡是進入研究生各相關專業學習者,自然就成為了研究生。如果細分,還可分為碩士專業(MA program)與博士專業(PhD program)研究生。當然,除PhD外,還有其他諸如教育博士等專業型博士。
雖說是統稱,但一般而言只要不特別指明,所謂的graduate student大體是指博士生,因為美國的碩士生相對較少。因此,如果要說碩士生,反倒要專門指出。而在我國,研究生稱呼一般指碩士研究生,博士生則是專屬名詞,需要特別說明。
在錄取方式上,美國博士生不需要考試,主要通過申請方式錄取。中國大多數高校錄取博士生還需要通過考試方式進行。因此,美國高校考查的是申請人在大學階段的學習狀況、個人對讀博的陳述以及個人基本情況。這也是為什么美國高校非常重視專家推薦信的原因所在。
而在中國,雖然一些高校的某些學科已經開始實行申請審核制,但面試時也需要有筆試,最終要經過綜合評定方能錄取。而面試時的筆試成績必須要及格,否則無法達到錄取標準。
在人員組成上,很多美國博士生都是從本科生到博士生。就文科而言,讀博不需要經過碩士階段,所以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一般需要6~7年。
有意思的是,很多美國大學的學生讀完博士階段的課程后,能自動獲得一個碩士學位。美國高校中選讀碩士學位者,大都讀的是以應用型為主的專業,讀學術型專業者大都是博士生。
對于碩士專業,并不是所有美國高校都要求學生撰寫碩士論文,甚至有不少高校并不要求其撰寫學位論文。但在中國,雖然現在有直博生,但絕大多數人還是要經過碩士階段的培養才能讀博。
二、身份認知很重要
當然,除了上述表面上的異同外,在我看來中美在博士生問題上的最大不同,還在于將博士生看作學生還是看作學者。
換句話說,美國高校博士生有著較清晰的學者意識,而中國博士生則學者意識不強,很多時候更愿意把自己當作學生。
究竟該把博士生當作學生還是學者,這并非是偽命題。或許這兩者不矛盾,也有將兩者統一得很好的博導與博士生,但真的要認真討論一個學術問題時,這樣的身份問題就可能會暴露出來。因為學生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要目的,而學者則以探討學術為使命。
如果博士生自我定位為學生,他就很難在學術問題上敢于發表見解,甚至在學習過程中,只把自己定位在吸納知識的藩籬之內。
站在博士生角度來看,踏入校門攻讀博士學位者,其實是踏上了將自己培養成為學者的必由之路。因此,對于成為學者,他們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識。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曾經多次直言,如果未來不想成為學者,盡量不要讀學術型博士,而選擇去讀職業型、專業型博士,否則確有浪費個人才華、時間、精力之嫌,更有浪費導師和高校招生名額、揮霍社會資源之弊。
在我國,較少見到怎樣成為合格博士生的書籍。但美國卻有很多如何把博士生培養成為學者的討論以及相關著述。在此僅舉一例。
《從學生到學者:博士生指南》一書在美國被稱為博士生必讀書目。該書站在博士生角度,探討了很多現實問題,比如成為學者意味著什么、高階博士技能、如何撰寫主要論文、如何注釋期刊文章、如何撰寫高質量的論文、如何管理論文過程等。其中包含了高質量博士論文的實際案例,很有參考價值。
該書直言不諱地告誡博士生,言行要像學者。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學者,那么你就需要像個學者一樣行事。作為一名正在進行學術研究的學生,你需要像博士那樣去學習、思考、探索、閱讀和寫作。
實際上,在大學授予你學位之前,你必須證明你可以通過為人們所接受的方式應用這些博士水平的技能。
三、博導應轉變觀念
據我個人指導博士生以及國際交流的經驗,若泛泛而論,中美博導之不同有二。
第一,美國高校指導博士生,一般是以三人指導小組為主,雖然也有主有輔,但總歸是三位教授;中國高校則以教授個體為主,雖然也有一些高校推行不針對個體教授的考核或申請審核制度,即申請者在被錄取后,才根據情況分配導師,但即便是有導師組,也有主有次,學生很清楚自己的導師是哪位教授。
第二,中國博導更傾向于把博士生看作學生,而美國博導則更多將博士生當作學者。我的這種印象或許有失偏差,對此問題自然不能一概而論,但總體來說,中外博導在指導博士生的過程中確有不同表現。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開題與答辯。開題和答辯是大部分博士生所必經的重要關口。如果你到美國高校開題或答辯的現場觀察,會發現博士生大都被當作學者,博導或者委員會的委員雖然有時會有爭執,但更多是以商量的口吻、討論的語氣、平等的態度在討論學術問題。
而在中國,博導與開題、答辯委員會大都是把博士生當作學生來看待的,大多數教授發言時都是居高臨下的態度。
這兩者的異同各有其道學傳統與文化差異,很難做上下優劣的絕對評價。
但總體來說,美國高校的方式更有利于培養博士生的獨立性以及學者意識,但兩者的關系則相對淡然;而中國高校的方式則更講究尊敬師長與學術傳承,一般博導與博士生的關系都很好,且學術之誼長久。加之當前越來越多的是青年學子讀博,年齡越來越小,其身份定位與言行本身也更多的是學生,博導與博士生的關系很難完全平等。
但即便如此,我還是認為,從人才培養的長遠角度來看,博導應該更多地轉變觀念,把學生當學者。因為博士階段的學習是未來從事學術實踐的核心所在。
博士生在學習和訓練過程中,往往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因此,更加關心、尊重和重視博士生,特別是將其視為學者,或許能夠提升其學術自信心,自然會更有利于博士生的學術成長與未來發展。
四、應建立從博士生到博士候選人的儀式感
無論中美,都非常重視博士論文的資格考試與開題。但有些高校卻并無資格考試,有的則把兩者放在同時進行。資格考試可以考查博士生是否達到了博士生應該達到的水平,而論文開題則是檢驗其對未來論文寫作思路、理論與方法的必經之路。
在中國,我們往往更重視其對論文寫作如何更好地進入正軌的意義,而美國似乎更重視其完成后所帶來的儀式感。
資格考試,特別是開題,作為中國博士生打開論文寫作的獨特方式,自然有其道理。但中國的資格考試與開題還是相對容易一些,教授們雖然有時在話語上很嚴厲,但最終都會讓博士生通過。然而在美國,教授們則要嚴格得多,通過很不易。正因為如此,美國更注重通過后的儀式感。
我在想,如果我們的開題報告會后,也能夠重視一下此后博士生身份所發生的轉換,增進其儀式感,或許更有利于博士生的成長,也更有意義。
在美國,博士生的身份與博士候選人的身份有著很大不同——前者是還在努力完成課程和準備資格考試的學生,但后者的唯一任務則是進行研究并撰寫論文(當然,拿了獎學金的還要上課則另當別論)。
對此,英文中有個說法就是,博士候選人就是那個滿足了所有學位要求、“除了論文還未完成的人”。但因為通過了資格考試與開題,博士候選人也可以稍稍松口氣了。
當然,這口氣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松下來的。
美國資格考試與開題都很難,一位麻省理工學院的歷史學者談到自己從博士生到博士候選人的艱難過程時寫道,為了綜合考試,她必須要完成兩年的課程工作;證明精通英語以外的研究語言;提交至少一份贈款申請;撰寫并修改論文委員會必須批準的論文開題報告;還要通過資格考試。在為期一周的考試結束后,她終于成為了一名博士候選人。她說,在此期間,委員會成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對候選人進行各種考問。她用的詞是燒烤(grill),她開玩笑地說很慶幸自己幸免于難。
這也是為什么美國高校的資格考試與開題通過后,博導委員會以及博士生都要開個小型派對以示慶賀。
從更高層面上來說,博士生一旦過渡到了博士候選人階段,就意味著這期間的所有時間,都要用來證明自己已經做好了未來成為一名獨立學者的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