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高校輔導員招聘錄取公示引起社會熱議。在這份錄取名單上,新晉輔導員學歷清一色為名校碩博士,甚至還有海歸的名校博士。
某大學2021年學生輔導員擬聘人員公示
在大家的傳統印象里,“高校輔導員”的工作主要是服務和管理在校學生。這樣的一份工作突然被一群名校博士“扎堆前往”,不禁讓很多人生出疑問。博士當輔導員,是否屈才?是否是出于穩定需求的一種“低就”?
博士不僅屬于“高精尖”
上述提問實際上暗含了兩個預設:一個是輔導員這個職業很簡單,誰都可以做好。二是所有博士的職業歸宿都一樣,都應該投身到“高精尖”研究領域。
博士作為我國高學歷人群的代表,培養一名博士需要耗費大量的教育資源和時間。除了國家、高校投入的資源,更有博士本人的努力。
然而不論外界對博士有怎樣的社會期待,諸如醉心科研、投入高精尖行業等,說到底那是社會對高學歷人才群體的想象,這份想象到了當事人那里,只不過是一份職業,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難免與社會的期待形成差異。
對于高學歷人才本身來說,選擇進高校當輔導員或許是他們對就業待遇進行現實衡量后的經濟理性選擇。畢竟,博士也要食人間煙火,也需要謀職養家糊口。
就拿當輔導員來說,不僅存在未來轉至科研崗的可能,而且勞動報酬、社會保障等有形無形的待遇也不算低,對不少博士生來說,算得上一份性價比較高的工作。
輔導員的工作也有“技術含量”
2019年高校招生人數突破900萬大關,大學生群體規模日益龐大,結構更趨多元,校園與社會的互動性趨強,心理問題集中凸顯,大學生的管理與服務難度系數越來越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仍將輔導員的工作視為處理瑣碎的學生工作,開開班會、評評獎學金,其實已經與現實脫節。
大學和高中不同,倡導學生自我管理,站在學校和社會的交叉路口,難免會產生一系列困惑,而輔導員是這一重要階段的引路人。除了日常事務,他們更重要的工作是思想教育、價值引導、心理健康教育、職業指導,其中不乏相關專業問題,門外漢無法提供建設性意見。
不夸張地說,一個好的輔導員能夠指引學生人生方向,甚至對未來工作產生深遠持久影響。而博士經過讀博期間的學術訓練,或許能更好地為本科生做好思想指導和職業規劃。
教育部2017年出臺《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明確提出了1:200的師生配備比例。在這樣的背景下,輔導員這份職業擔負的責任與重擔可想而知,它并不是機械性、可替代的,也不是隨便能做好的。
時代變了,處處都是機遇
隨著高等教育逐漸普及,高學歷人才數量正在上漲,我國碩士博士畢業生的人數也在逐年增加,人才供應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高學歷人才已經變得不再稀缺。
在這樣的背景下,不論是輔導員,還是其他的職業,將來都有可能出現越來越多的高學歷者參與其中。因此,在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之后,人們的觀念也不該再停留在之前精英教育時代,更不應以過時的觀念看待時下的教育實際。
今天的任何一個領域,都不是僅憑一股蠻力就能做好的,都需要應用知識與技能。從這個角度來看,高學歷人才的下沉,既是需要也是雙贏。
前有北清碩博“下余杭”的選擇,這次博士當輔導員的事件也是同理。正如一些媒體對此事所評論的那樣:“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時代變了,處處都是機遇。少些思維上的畫地為牢,會發現更大的成長空間。”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