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總是鼓勵學生們要善于找到領域內的“痛點”,科研是點滴積累、水滴石穿的過程,“鎖定了方向,就要持之以恒為之努力。”
來源:武漢理工大學、PaperRSS
在武漢理工大學,有一位美麗年輕的女教授——尤雅。從美國工作歸來后,今年已經是她從事鈉離子電池研究的第10個年頭,然而她卻說,事業“才剛剛起步”。
尤雅出生于1988年,2010年,本科畢業后的她來到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深造。在選擇研究方向時,尤雅注意到,鈉資源儲量豐富、分布廣泛、成本低廉。在老師的鼓勵下,她將目光鎖定在了鈉離子電池的研發上。
當時,國內鈉離子電池的研究剛剛起步,課題組里也沒有人涉及過這個領域。盡管困難重重,尤雅也沒有退卻,她整天泡在實驗室里,與導師討論實驗方案,加班加點開展試驗,反復論證實驗結果,最終,開發出一類具有大的儲鈉空間的普魯士藍類正極材料,并首次提出了其“(準)零應變”特性。2015年,博士畢業的尤雅來到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材料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這里關于新型二次電池的研究全球領先。
實驗室團隊里開放的溝通、不同思想的碰撞、異質文化的交流,讓她受益匪淺。
在美國,尤雅合作的導師是著名的“鋰電池之父”古迪納夫教授,90歲之后,他開始研究鈉離子電池,并在97歲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提及古迪納夫教授,尤雅深受觸動。老先生90多歲仍然堅持每天一大早到實驗室,一直工作到晚上很晚才回家,他的熱情與堅持深深影響著尤雅。老先生辦公室的門始終敞開著,他歡迎年輕人來交流,耐心聆聽年輕人的觀點,給他們鼓舞。這種實驗室文化,尤雅看在眼中,也潛移默化地記在了心里。
博士后期間,尤雅致力于開發研究如何讓鈉離子電池具備更高能量的密度與更長的使用壽命。她不斷學習理論知識,提升實驗技能,提出了對電極材料體相和界面的雙重穩定機制,開發出在高壓4.5V下仍能穩定工作的電極材料,并在材料、化學等領域的國際高影響力學術雜志上發表了多篇論文,獲得同行的肯定與廣泛引用。
在國外待久了,尤雅感受到身處異國他鄉,內心還是缺乏一種歸屬感。于是,2019年6月,她沒有猶豫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回國后,令尤雅感觸最深的是國內的工作效率,她深刻感受到武漢理工大學和學院對人才的重視和關愛:入職走綠色通道,三天辦好所有入職手續,兩天布置好辦公室,經費迅速下撥,兩個月搭建好實驗室新平臺,實現整套從材料合成制備到電化學器件的組裝性能測試。
尤雅也迅速組建起了科研團隊,如今,在尤雅的團隊里,博士后、博士、碩士已有15人,一群年輕人為鈉離子電池研究聚在了一起。與古迪納夫一樣,她也盡力去營造開放的交流氛圍。對實驗要求高標準的同時,她總是鼓勵學生們要善于找到領域內的“痛點”,科研是點滴積累、水滴石穿的過程,“鎖定了方向,就要持之以恒為之努力。”
電動車低溫“趴窩”現象就是尤雅所找到的痛點,如何讓鈉離子電池更加“耐寒”、穩定安全,進而讓電動車在極寒地區穩定前行,成為尤雅團隊目前的科研攻關方向。尤雅說,目前團隊已在實驗室條件下可做到電池在零下50攝氏度穩定運行。
尤雅延續了在美國加班加點的工作狀態,經常忙碌到凌晨三四點,早上7點多又接著開始干,但是在她看來這也許算不上加班,她認為只要心存熱愛,投入再多的時間也不為過。“可能我比較幸運,做的是自己喜歡的工作,這樣容易沉浸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