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8日,露易絲·格麗克獲得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for her unmistakable poetic voice that with austere beauty makes individual existence universal.")。
2007年詩歌大使圖書獎( Poetry·Ambassador Book Award)
2000年書籍大使獎(詩歌 Poetry,Ambassador Book Award)
1999年蘭南文學獎(詩歌 Poetry,Lannan Literary Awards)
露易絲·格麗克的詩長于對心理隱微之處的把握,早期作品具有很強的自傳性,后來的作品則通過人神對質,以及對神話人物的心理分析,導向人的存在根本問題,愛、死亡、生命、毀滅。自《阿勒山》開始,她的每部詩集都是精巧的織體,可作為一首長詩或一部組詩。從《阿勒山》( Ararat)和《野鳶尾》( The Wild Iris)開始,露易絲·格麗克成了“必讀的詩人”。特別是露易絲·格麗克贏得了1993年的普利策獎,鞏固了她作為美國杰出詩人的聲譽。1994年她出版了一本詩隨筆集《證據與理論:詩歌隨筆集》( Proofs & Theories: Essays on Poetry);2012年,一本收錄了她半個世紀詩作的詩集《詩集:1962-2012》( Poems: 1962-2012)出版,被稱為“文學事件”。露易絲·格麗克除了寫作,她還是美國多所大學擔任詩歌教學,包括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和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和的英語教授。更多信息請注意瀏覽 相關網站的最新報道。
附部分作品
《頭生子》(Firstborn),1968
《沼澤地上的房子》(The House on Marshland),1975
《下降的形象》(Descending Figure),1980
《阿基利斯的勝利》(The Triumph of Achilles),1985
《阿勒山》(Ararat),1990
《野鳶尾》(The Wild Iris),1992
《證據與理論》(Proofs and Theories: Essays on Poetry),1994,詩隨筆
《最早的四本詩集》(The First Four Books of Poems),1995,合訂出版
《草場》(Meadowlands),1996
《新生》(Vita Nova),1999
《七個時期》(The Seven Ages),2001
《阿弗爾諾》(Averno),2006
《鄉村生活》(A Village Life),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