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班還在這里打卡,明天上班已經去了隔壁的隔壁公司報到。作為職場中人,即便你沒有跳槽,相信身邊也總有那么一二位同事或者朋友跳了。他們可能跳得更高,但也可能摔得更狠。目前,跳槽已經成為職場中獲得更高薪酬、更理想工作環境、更大發展空間的重要手段,但跳槽失敗的案例也不勝枚舉,三類跳槽者最易“受傷”。
逃避型:多少有些不成熟
其實并不是每個人跳槽都是為了工資更高、待遇更好,有不少人覺得職場環境與心情很重要,當這些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他們就會選擇跳槽。
小許從大專畢業就在一家中等規模物流公司,一晃就是六年,雖然也有一些跳槽的機會,但他始終沒有想過要離開這家公司。因為他不喜歡變化,而且部門經理人很好,對待屬下寬嚴相濟,部門業績一直是公司里最好的。六年來,大家都過得很輕松也很充實。但上個月,小許跳槽了,因為換了經理,整個部門的風氣變了。
據小許講,新任部門經理嘴上功夫了得,基本上每天總有人會挨罵。最痛苦的是每個星期一的例會,必須報告你上個星期做了什么,這個禮拜打算做些什么,然后告訴你這也不對,那也不對,而如果有人上個星期什么事情做得不好,那他更倒霉了,開會作為重點挨批對象,有時甚至還被罵娘。平時只要他在,大家就如臨大敵,但越是謹慎,做錯的事越多,挨罵的機會就更多。在這種環境里呆著,人變得很壓抑,心情很糟,最終大多數人選擇跳槽,小許只是其中的一個。
點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些人與上司的性格“相克”,很難共處,溝通交流困難,自然在工作中感到很憋屈,進而選擇跳槽。這種逃避型跳槽要從兩方面考慮,有些時候確實是上司性格問題,不得不走,但更多的時候是因為跳槽者不夠成熟,不知道如何與他人溝通與交流。他們如果不能改變自身的處事方式,即使跳槽,也難有大的發展,因為在新的公司你很有可能碰到更難相處的上司。
另外,現在職場上拿跳槽當家常便飯的大有人在,他們大多也屬于此類型。他們在企業中經歷往往比較淺,也沒有什么特長和技能,但“這山望著那山高”。因為沒有成績,平時不被上司或老板重視,企業給的待遇自然也低,在思維觀念中有種“懷才不遇”的感覺,就埋怨環境,到了一個新的單位,依然不滿意,只好接著“跳”。
沖動型:跨行業跳槽要三思
小艾原來在一家國內數一數二的網站做銷售工作,收入也很不錯,但工作幾年下來,覺得不再有什么發展。春天的時候,在朋友的幫助下,同時也憑借自己卓越的銷售業務能力,進入了一家世界500強的醫藥公司任職醫藥代表。豐厚的底薪、完善的福利政策以及頗具前途的發展起初讓小艾興奮不已,覺得自己選擇跳槽很正確,這一步走的“值”!但半年過去了,小艾有些郁悶。
小艾真正接觸了醫藥代表業務后發現,原來一切要比自己當初預料的困難得多。晦澀難懂的醫藥名詞、“黑暗”的業務銷售模式、混亂的公司內部管理,都讓他一籌莫展!按說小艾可以選擇再跳槽,但外企的福利真的很好,面對豐厚的薪酬和福利,小艾真是有點兒舍不得。現在小艾天天發愁,不知道該怎么辦,只好拼命學著適應。
點評:小艾可以說是被福利待遇給“腐蝕”了,雖然跳槽結果不如意,但他還是在堅守。其實,這種跨行業跳槽的失敗案例很多,主要原因都是敗在不適應新行業的游戲規則。如果目的是為了更高的薪酬,或者更看好這個行業,那么既然選擇了新的環境,就不要受之前模式的困擾,適應這個行業的“行規”。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反之,如果覺得自己的做人原則更重要,那么你跳槽之后的親身體驗已經證明你不適應這個行業,應該迅速離開,不要試圖靠一己之力改變一個行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