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體育大學成立于1953年,是全國重點院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首批和新一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具有光榮的辦學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扎實的辦學基礎,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隸屬國家體育總局。
學校是我國體育院校首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學科布局涉及教育學、法學、經濟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9個學科門類,擁有體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及體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臨床醫學、公共管理、新聞學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設有體育、新聞與傳播、國際中文教育、工商管理、電子信息、應用心理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以及全國首個體育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校體育學一級學科及所轄全部二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擁有1個北京市重點二級學科、1個交叉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和1個北京高校高精尖建設學科;體育學科整體水平在前5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均名列榜首。
學校現有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北京市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體育科普基地、1個北京市哲社科基地、2個國家體育總局科研基地、1個體育科學學會培訓基地、中國體育戰略研究院等4個中國智庫索引(CTTI)來源智庫、1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高端智庫。
學校始終堅持“人才強校”戰略,為全面加強博士后培養工作,深挖高層次人才“蓄水池”,現誠邀全球優秀人才加盟北京體育大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相關工作,共同譜寫體育強國建設事業新篇章!
一、招收類型
1.師資博士后。由學校各教學單位負責日常管理和在站培養,以承擔教學、訓練任務為主。
2.科研博士后。由學校各科研平臺(中心)負責日常管理和在站培養,以承擔科研任務為主。
二、招收條件
1.擁護和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政治立場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行;遵守師德師風規范,愛崗敬業、為人師表。
2.具有開展相關教學科研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身心條件。
3.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年齡不超過35歲。
4.所學專業須與博士后研究方向相關,或對所報研究方向有足夠的學科背景支持和一定的研究積累與研究設想。
5.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為北京體育大學以外的高校或科研院所。條件特別優秀者,可適當放寬。
6.需全職在校完成博士后工作。
三、在站時間和薪資待遇
學校博士后在站工作時間一般為2年,薪資待遇按全額資助和自籌經費兩種方式執行。全額資助向體育學相關學科傾斜,薪資待遇不低于16萬元/年,另提供博士后租房補貼4萬元/年。自籌經費博士后由博士后申請人、招收單位或合作導師通過多種渠道自籌經費,學校不予經費支持,具體可按協議執行。
四、招收程序
(一)個人申請
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博士后申請人員根據自身專業方向、條件和意愿聯系合作導師,向相關教學科研單位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材料包括:
1.《北京體育大學博士后申請表》)(見附件)1份。
2.身份證復印件1份,博士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1份。
3.專家推薦信2份,留學歸國或外籍博士至少提供1封國外教授專家推薦信。
4.教學和科研能力證明材料(如:獲獎證書、專利證書、學術論文、學位論文等)。
按照《博士后管理工作規定》(國人部發[2006]149號),國外、境外、中外合作辦學獲得博士學位的申請人需在進站時或進站6個月內提供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開具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未按時提交人員應予以退站;社會在職人員辭職做博士后的,需提供原工作單位出具的《辭職證明》。
(二)教學科研單位考核
教學科研單位對博士后申請人員進行資格審查和綜合評議,并對擬招收人員進行公示,公示期滿,沒有異議或經查實不影響聘用的,提交學校進行復核。
(三)學校考察和審批
學校將安排復核通過人員進行體檢和綜合考察,并依據教學科研單位考核意見及博士后申請人員體檢、綜合考察等情況,最終確定擬錄取人員。
五、聯系方式
聯系部門:北京體育大學博士后工作辦公室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信息路48號北辦公樓114室
聯系人:梁老師
咨詢電話:010-62989255
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24年全年有效,如遇國家、地方和學校相關政策、規定發生調整,按新規定、政策執行。本公告由學校人事處負責解釋。
北京體育大學
2024年5月17日
2024年北京體育大學博士后合作導師信息一覽表
序號 |
姓名 |
學院/研究平臺 |
本人研究方向 |
招收博士后
研究方向 |
專業技術職務 |
郵箱 |
1 |
劉昕 |
教育學院 |
體育課程與教學論、學校體育 |
體育課程與教學論、學校體育 |
教授 |
tiyujiaoyuxue@126.com |
2 |
姚蕾 |
教育學院 |
體育課程與教學論、學校體育 |
體育課程與教學論、學校體育 |
教授 |
yaoleimai@126.com |
3 |
肖林鵬 |
管理學院 |
體育戰略管理 |
體育戰略管理 |
教授 |
linpeng@bsu.edu.cn |
4 |
王艷 |
運動醫學與康復學院 |
運動與健康促進 |
運動處方與慢性疾病 |
教授 |
wyweiwei@126.com |
5 |
王榮輝 |
運動人體科學學院 |
運動與健康促進 |
運動與健康促進 |
教授 |
wrh.bsu@163.com |
6 |
趙麗 |
運動人體科學學院 |
運動生理學機制 |
運動與健康促進 |
教授 |
zhaolispring@bsu.edu.cn |
7 |
石麗君 |
運動人體科學學院 |
運動生理學機制 |
運動與心腦血管功能調控 |
教授 |
shilj@bsu.edu.cn |
8 |
李紅娟 |
運動人體科學學院 |
運動與體質健康 |
兒童生長發育與體質測評運動與健康促進 |
教授 |
janerobin@126.com |
9 |
劉卉 |
運動人體科學學院 |
運動表現與生物力學 |
運動生物力學 |
教授 |
liuhuibupe@163.com |
10 |
李嶺濤 |
新聞與傳播學院 |
體育新聞與傳播 |
體育新聞與傳播 |
教授 |
bbi_llt@hotmail.com |
11 |
畢雪梅 |
新聞與傳播學院 |
體育新聞與傳播、健康傳播 |
體育新聞與傳播、健康傳播 |
教授 |
bixuemei@bsu.edu.cn |
12 |
樊銘 |
藝術學院 |
體育教育訓練學(體育藝術類項目教學訓練研究) |
體育教育訓練學 |
教授 |
rgfan@126.com |
13 |
馬鴻韜 |
藝術學院 |
體育教育訓練學(體育藝術類項目教學訓練研究) |
體育教育訓練學 |
教授 |
mm9094@Sina.com |
14 |
張曉義 |
人文學院 |
體育哲學與體育史研究 |
體育外交理論、體育社會學理論 |
教授 |
zhangxiaoyi@bsu.edu.cn |
15 |
肖淑紅 |
體育商學院 |
體育經濟與產業 |
體育經濟管理及商業模式再造 |
教授 |
xiao928@vip.163.com |
16 |
蔣依依 |
體育休閑與旅游學院 |
體育旅游 |
體育旅游 |
教授 |
yiyijiang@bsu.edu.cn |
17 |
劉昊揚 |
體育工程學院 |
人工智能與運動訓練 |
人工智能與運動訓練 |
教授 |
liuhaoyang@bsu.edu.cn |
18 |
武冬 |
中國武術學院(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研究院) |
民族傳統體育學 |
民族傳統體育學 |
教授 |
1070226995@qq.com |
19 |
李士英 |
中國武術學院(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研究院) |
民族傳統體育學 |
民族傳統體育學 |
教授 |
wushu13801116609@163.com |
20 |
邱招義 |
中國體育戰略研究院 |
體育人文社會學 |
體育社會學理論、奧林匹克文化研究、冰雪運動理論與實踐 |
教授 |
qiuzhaoyi2008@163.com |
21 |
宋亞鋒 |
中國運動與健康研究院 |
肌肉代謝與機能機制研究神經肌肉病基因治療研究 |
肌肉代謝與機能機制研究神經肌肉病基因治療研究 |
教授 |
songyafeng@bsu.edu.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