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簡介
重慶交通大學創辦于1951年,現有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7個、工程碩士學位培養領域6個、本科專業42個,并具有授予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學位資格和培養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資格;在校全日制學生達18000余人,是一所專業覆蓋工、管、理、經、文等學科門類,具有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的多科性大學。
經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批準,在我校橋梁與隧道工程學科設立“巴渝學者”特聘教授崗位,根據我校發展規劃和學科建設需要,現面向海內外公開誠聘橋梁與隧道工程“巴渝學者”特聘教授1名,歡迎海內外學者應聘。
我校是全國最早設立的橋梁與隧道工程三個院校之一。經過近50年的建設,本學科已發展成為一門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顯著行業特色,并在同行業有重要影響的學科。本學科1985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3年開始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2006年1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博士點,學科與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及相應的博士后流動站建立有長期人才培養合作關系,培養社會急需的橋梁與隧道工程建設人才。1998年被批準為“交通部重點學科”,2000年被批準為“重慶市重點學科”。本學科擁有一支穩定的、水平較高的師資和科研隊伍。其中包括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重慶市首屆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其后備人選。近年來,本學科主持、參加完成了一大批國家、省部級重大研究課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二、三等獎各一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勵數十項,發表論文數百篇,出版專著和教材多部。本學科總體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其中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主要研究方向:
1.大跨徑橋梁設計理論與過程控制;
2.橋梁新材料、新結構與新技術;
3.長大公路隧道設計理論與監測技術;
4.橋梁深基礎研究。
招聘原則
(一)注重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
(二)培養和引進相結合;
(三)公開、公平、公正;
(四)競爭擇優、寧缺勿濫。
招聘條件
(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道德高尚,學風嚴謹,為人正派;
(二)從事教學科研第一線工作,年齡一般不超過45周歲;
(三)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
(四)勝任本學科核心專業課程的講授任務;
(五)學術造詣高深,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的重要成就;
(六)具有發展潛力,對本學科建設和學術研究工作有創新性構想,具有帶領本學科在其前沿領域趕超或保持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的能力;
(七)具有較強的團結協作、拼搏奉獻精神及相應的組織管理能力;
(八)身體健康,聘期內每年能確保在學校工作9個月以上。
崗位職責、考核標準及要求
受聘人員在聘期內應履行市教委規定的以下崗位職責,同時應按不低于學校校聘教學科研及學科建設一級崗位的業績標準進行考核。
(一)崗位職責
1.講授本學科核心課程,每年至少擔任一門本科課程教學任務;
2.主持國家或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
3.領導本學科學術梯隊建設;
4.帶領本學科在其前沿領域趕超或保持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二)崗位業績考核標準(以下第1條為必備條件,第2、3、4條中需同時具備兩條)
1.每年指導有博士或碩士生,每年完成教學工作量100學時(含指導研究生或承擔研究生教學工作,但必須主講1門本科生課程)以上,教學效果好,無教學事故;
2.兩年內主持有國家級科研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973項目等)2項或獲得省部級科研課題3項,或主持有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并獲得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
3.兩年內以第一作者在核心刊物上發表6篇本專業學術論文,其中有2篇以上學術論文被SCI、EI收錄;或兩年內以第一作者在核心刊物上發表6篇本專業學術論文(其中在一級學報上發表2篇以上)且出版經校學術委員會認定的本專業學術專著(不含教材)1部;
4.兩年內獲得國家級教學、科技成果獎或省部級教學、科技成果獎1項以上(學會獎不計入)。其中省部級科技、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為前3名),二等獎(排名為前2名),三等獎(排名為第1名)。
(三)考核辦法及要求
1.對以上2、3、4項業績的考核,可以參照學校《校聘教學科研及學科建設崗位業績考核及科研積分核定暫行辦法》的規定進行量化考核。但聘期(2年)內科研積分至少應達到2800分;
其中:聘期內,同一論文先發表在學術刊物后被收錄(含2個以上檢索機構收錄)、或同一成果先后獲2次以上的科技(或教學)成果獎勵的,均按“就高不就低”原則核定積分,不重復計算。
2.受聘人員必須在學校指導下組建學術梯隊或研究團隊,其科研項目、學術論文、獲獎成果必須有本學科2名以上青年教師參加。
招聘辦法及程序
(一)本次招聘采取校內推薦和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相結合的辦法,確定候選人。
(二)工作程序
1.學校通過新聞媒體或網絡等方式,面向海內外發布招聘信息并接受校外人員的申請;同時各基層單位組織教師個人申報;
2.所在單位進行初審并提出推薦意見;
3.由人事處、組織部、教務處、科技處、研究生部、發規處、校工會等職能部門負責人進行初步評議;
4.學校學術委員會或校內外同行專家進行評審,提出建議人選并公示;
5.校務會審定后,報市教委審批;
6.與學校簽定聘任協議,頒發聘書。
聘后管理
(一)實行合約管理。“巴渝學者”特聘教授崗位屬于流動崗位,聘期為4年,分2段聘任,首次聘期為2年,考核合格的,續聘2年;考核不合格的,市教委將撤銷其“巴渝學者”特聘教授稱號,并終止撥款。聘任期滿后,聘任合同自然終止,根據情況再確認是否續聘。
(二)“巴渝學者”特聘教授如有違反學術道德規范或觸犯刑律,或在申報中有弄虛作假等行為的,市教委將撤銷其“巴渝學者”特聘教授稱號,停發并追回已發放的特聘教授津貼,并由學校解除與其簽訂的聘任合同。
待遇
(一)聘期內享受特聘教授崗位津貼,標準為10萬元/年(按12個月發放,含完成規定100學時的課時酬金,超過100學時后的課時酬金據實發放)。
(二)享受學校按照國家規定提供的工資、保險、福利待遇。
(三)學校根據其承擔科研項目的層次和級別,按照校內科研管理辦法的規定,提供相應的科研配套或資助經費。
(四)學校優先資助其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出版學術專著等。
(五)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并視情況為其配備科研助手或工作秘書。
(六)關于100學時內的課時酬金、超課時酬金、超過規定積分以外的教學科研業績等,與學校校聘崗位的管理辦法一致。
工作程序及聯系方式
請應聘者按要求填寫“巴渝學者”特聘教授候選人推薦表(見附件),并附本人簡歷、學歷、學位、職稱證明、成果目錄及代表性的學術論文5篇(獨著或第一作者)等資料寄我校人事處或相關學科聯系人。提交材料請注明本人姓名、通訊地址、電話號碼和E-mail地址等。
通訊地址:重慶市南岸區學府大道66號重慶交通大學人事處,郵政編碼:400074
聯系人、電話及E-mail:
向中富,13908319622, qlx@cquc.edu.cn
張 俊,0086-23-66625266, rsc@cquc.edu.cn
傳真:0086-23-62650561
網站:http://www.cquc.edu.cn
附件:重慶市高等學校巴渝學者特聘教授候選人推薦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