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國互聯網的用戶規模、收入水平都被公認為進入了高速發展期。然而專家指出,從應用層面看互聯網還沒有實現真正的高速發展,網民對互聯網信任的缺失、網絡安全體系的薄弱是兩大重要原因。
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黃澄清在接受本報新春專訪時指出,面對網絡信任缺失和網絡安全薄弱這兩大瓶頸,積極利用、有效管理,是在新的一年發展互聯網的兩大法寶。
網絡信任的缺失呼吁身份認證體系的建立
黃澄清指出,目前網民對網絡不信任、不了解,導致無法開展更多的深入應用。黃澄清認為,互聯網應用最重要的是要給網民選擇權,應該是既有實名制,又有非實名制,在休閑娛樂和商務活動時應該分別采用非實名制和實名制。他指出,國家對身份認證體系的推廣發展沒有明確的戰略,是信任缺失的重要原因。身份認證技術目前已經有了推廣的可行性,但是在電子簽名法發布實施之后,政府層面對身份認證、實名制的推動還停留在機構設置、牌照發放的階段,沒有真正在普通網民中進行推廣。
在網絡信任缺失的情況下,國家正在從各個方面推動這個問題的解決。個人信息保護方面法律法規的起草實施是增強網民對互聯網信任的一個關鍵。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宣傳、普及網絡知識技能和正面應用的推廣。黃澄清認為,在網民對互聯網進一步加深信任、更加主動地用互聯網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帶動互聯網產生更多實用的業務。
網絡安全的薄弱呼吁IP地址資源的增長
黃澄清指出,解決動態IP地址問題是解決網絡安全問題的基礎和前提。我國目前動態IP地址太多,往往好幾臺計算機共用一個IPv4地址,這是網絡安全部門應對黑客攻擊等行為時遭遇的主要難題。他指出,從CNNIC得到的信息是,中國目前再申請到2億IP地址是沒有問題的,而目前中國的上網計算機還不到1億,因此,實現一臺計算機(再加上服務器等)捆綁一個IP地址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那樣的話,網絡安全就有了一個根本性的保障。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報告顯示,截至目前,我國IPv4數量達9400多萬個,但我國網民數已達1.37億,網民人均地址數才0.7個。與資源匱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球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對IP地址產生了急劇膨脹的需求。目前全球僅剩10億個可用的IPv4地址,在IPv6地址可以實現大規模商用之前,這10億個IPv4地址將成為各國爭搶的稀有資源,全球對互聯網地址資源的爭奪無疑將越來越激烈。按照我國的互聯網發展規模,中國在IPv4地址耗盡前還有1.5億至2.7億個IPv4地址的需求,占所剩地址總量的20%,而我國目前的IP地址擁有水平遠落后于同屬亞太區的日本和韓國,如何在下一輪地址爭奪中取勝,成為我國互聯網發展的關鍵。
解決之道——積極利用,有效管理
針對2007年中國互聯網行業面臨的問題和機遇,黃澄清指出,前不久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的會議上提出的“積極利用、有效管理”正是實現更好更快發展的兩大法寶。
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提出了互聯網管理的十六字方針:法律規范、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今年1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的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強調指出,要“積極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聯網”。黃澄清認為,“積極利用、有效管理”成為新時期互聯網管理的基本原則,從十六字方針到這八字方針,字數少了,可是含義更加深刻了,真正切中目前互聯網發展的實際,指明了互聯網管理的關鍵。他認為,從“加強”管理到“有效”管理,其實要求高了很多。
黃澄清指出,政府在互聯網領域施行有效的管理,在加強網絡監管的同時也應注意提升互聯網的利用水平。網絡管理一方面要限制違法和有害信息的傳播,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加強網絡媒體建設,傳播客觀準確的信息。黃澄清認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電腦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有了在網上發表言論的平臺。互聯網已成為經濟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讓信息資源更好地為國家、地方社會經濟服務。 |